兴县新闻|山西新闻|国内|社会|图片新闻|视频新闻|精神文明|交通
媒体聚焦|吕梁新闻|国际|法制|滚动新闻|教育卫生|文化兴县|三农
星期
您所在的位置:兴县新闻网 > 兴县新闻网> 精神文明
赤子之歌——记奋战在抗疫一线的90后白衣战士
兴县新闻网   2020-03-05 10:29:56

新华社武汉3月4日电(记者胡喆、李伟、谭元斌、梁建强)一声声“我要上”不绝于耳,一封封自愿请战书按满手印,一支支青年突击队奋勇向前……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一批90后青年白衣战士奋不顾身加入抗疫大军,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

  青年怎样,中国就怎样。疫情防控战驰援湖北的4万多医务大军中,有许多是90后医护人员。他们坚守在一线,救死扶伤,担当作为,展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在抗击疫情前线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赤子之歌。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抗疫最前线挺身而出

  12小时,27岁的刘畅一进ICU就至少要待这么长时间。

  俯身上前、开放气道,手术刀片直抵病人喉部……剧烈的胸腔气流携带着新冠病毒喷溅而出;

  撑开下颌,探下喉镜,塞入救命的气管套管,拔导丝、连接呼吸机,一气呵成。很快,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开始回升。

  这样的生死时速,对于在武汉市武昌医院ICU病房工作的刘畅来说,早就是日常。在生死瞬间,刘畅一定要做那个“比死神跑得更快的人”。

  像刘畅一样高强度工作的90后,在武昌医院ICU里占到75%以上。别看他们年纪轻,却个个都是业务骨干。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一群90后白衣战士和刘畅一样,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疫”前线,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成为守护人民健康的生力军。

  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作为武汉市救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主战场”之一,这里工作的90后医护人员达到1456人。

  在武汉大学附属人民医院,90后护理人员有1477人,加上医生和药师,总人数近2000人……

  在武汉天河机场,一批批白衣战士穿云破雾,从远方飞奔而至。

  立正、稍息,眼神坚毅的小战士,整装待发;

  自拍、比心,容貌秀气的小姑娘,活泼可爱;

  很多的90后小护士理了短发,甚至剃了光头,尽显“舍我其谁”的精气神。

  当前,全国已有330多支医疗队、4.2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其中护士有2.86万人,占医疗队总人数的68%。

  在这2.86万名支援湖北的护士中,有1.4万名护士为重症患者护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90后、甚至是00后。

  工作时,他们是沉着冷静、医术精湛的医务工作者;生活中,他们为儿为女,有的刚刚为人父母。

  但当疫情来临,他们义无反顾、一往无前。

  航天中心医院承德分院的张晨义是一名90后男护士,当看到医院报名支援湖北的信息时,他刚下夜班,毫不犹豫就回复了“报名”。那时的他还在担心,要是不让他去怎么办?

  当被问到“难道你不害怕吗?”张晨义回答:“没细想,救死扶伤是天职,有机会一定要到最前线去,就觉得我要上!”

  一声“我要上”,是90后白衣战士青春无悔的誓言。

  “未婚、未育、父母健康,家里无负担。”28岁的妇科护士张星阳在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微信群里接起了“请战”的长龙。

  张星阳是天津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这支由303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紧急集结、驰援武汉,也是目前天津市规模最大的一支队伍。

  在这支队伍里,还有综合内科90后医师时秋,一个多月前刚披上婚纱的她,又披上了“战袍”,迅即加入抗疫大军。

  “我是内科医生,可针对腹痛、发烧、咳嗽等症状做出相应处理,非典时所有人都保护着90后,现在轮到90后来保护大家了。”时秋说。

  当然,谁不曾是个“宝宝”呢?面对未知的疫情,90后们也会忐忑、也会迷茫。但他们,硬是把自己活成了“idol”的样子。

  “我们长大了,虽然还年轻,但可以让国家放心!”1996年出生、两次请战,佘沙是四川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里年龄最小的队员。

  作为一名汶川人,佘沙说:“我和其他人不一样。汶川地震时,全国各省市都来援助我们,现在我们也以同样的心情,回馈湖北。”

  历史的接力棒,终将会交到青年一代的手上。

  曾经,抗击非典、汶川地震……90后是一群被大人们悉心保护的孩子;如今,这些“当年的孩子”正成长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流砥柱,为人民健康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为有牺牲多壮志:年轻的心有对国家最大的爱

  不怕吃苦、不怕牺牲,成为这些90后的代名词。

  “啊?你要去做病毒检测?”听说女儿的新任务后,田佳佳的父母一脸吃惊。

  24岁的田佳佳是湖北恩施州民大医院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检验技师。工作两年多时间,她从来没检测过这么危险的病毒。虽然内心感到深深的恐惧,她依然选择挺身向前。

  充斥着浓浓消毒水味道的实验室,是田佳佳与病毒战斗的主战场。每一次检出阳性样本,她都十分紧张。每一次紧张过后,她都选择继续坚持。她深知:“每一个操作都是拯救生命。”

  还有许多像田佳佳一样的年轻人,战斗在病毒检验这个特殊的战场上。他们与病毒之间,只隔着一层防护服。操作的每一步,都慎之又慎,一旦形成气溶胶,后果不堪设想。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他们勇敢地将责任与使命扛在肩上。

  来不及送别,顾不上担心,90后们驰援武汉。

  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队友、陌生的方言……困难不期而至,挑战迎面而来,90后无畏无惧,经历蜕变式成长。

  “看着镜子里憔悴的脸庞、护目镜和口罩留下的压痕,我觉得这些就是刻在我们脸上的‘军功章’。”一名驰援武汉的杭州90后护士这样说。

  “此次支援武汉,也许是我这一生最勇敢的决定,也是最自豪的决定!踏上了这个战场,我一定会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正在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助他们早日康复。”抵达武汉,一名90后医务人员如是写下战“疫”宣言。

  凡是战斗打响的地方,就会有流血,甚至是牺牲。在抗击疫情的前线,上千名医护人员不幸被感染。

  感染新冠肺炎离开岗位18天后,24岁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贾娜成功治愈、重返一线。她说:“我是护士,就应该跟同事奋战在一起。”

  有人感染后痊愈并重返岗位,有人则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2月20日21时50分,一颗年轻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他叫彭银华,年仅29岁。

  次日,在他所供职的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同事们捧着菊花向这位殉职的年轻医生告别。他的结婚照被投射在一间会议室的幕布上,成了遗念。

  “吃了你的喜糖,却没能参加你的婚礼。”一位同事在笔记本上留言,“心里一直在想你会好起来,却没想到……”

  彭银华医生走了,而那些他曾经抢救过的患者,有的已经治愈出院。

  按计划,他和妻子本约定在2月1日举办婚礼。同事们早已收到邀请,红色喜帖还静静躺在办公桌的抽屉里。

  人们想不起来他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被病毒入侵的,但人们将永远记得,那个总在病房里给人“搭把手”的热心医生。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在彭银华告别后的第三天,与病魔顽强搏斗了一个多月的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夏思思,也永远地走了。

  她走得很突然,甚至都没有给家人留下一句话。两岁多的儿子,一直以为她在上班。

  同样的1990年生人,同样的90后医生。同样的热心快肠、一丝不苟。

  “有事叫我!”这是夏思思的口头禅。但如今,无论亲人和同事们怎样呼唤,都再也叫不回那个乐观、爱笑的她。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邱海华至今记得:“我们去看她,她还经常询问医院工作情况,想早日重返岗位。”

  战斗仍在持续。同事们折完写满哀思的千纸鹤,献上蜡烛和菊花,继续挺身向前,与疫魔鏖战。

  彭银华、夏思思,用生命交出了属于90后医生的奋斗答卷。

  更多像彭银华、夏思思一样优秀的90后们,仍然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抗疫最前线……

  奋斗未有穷期:青春的力量生生不息

  白衣作战袍,烈火见真金。

  “第一次早晨抽了这么多血,管子多得抬不动;第一次经历超长时间戴口罩,鼻梁被压出水泡;第一次经历下班后,回到住处双腿打哆嗦……”

  作为第二批驰援湖北的江西医疗队成员之一,江西省南昌县人民医院感染科的90后护士付正芳盘点了她13个人生的第一次。

  “每次穿好防护服进入隔离区前,我和同伴都会相互检查和对照镜子,确保没有包裹不严密的地方。”付正芳说,经过这么多首次体验,说不紧张是假的,但更多的是与日俱增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一句经典的歌词,成为众多年轻医务工作者心里的话——

  95后的孙培超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骨科护士,也是天津市第一批支援湖北中医医疗队队员。原本在家筹办婚宴的他,已经在前线奋战多天。

  “我爱人也是护士,她十分理解我。我们90后长大了,正憋着一股劲儿,想为国家做点什么。”

  辞去宁波工作、驱车840公里到武汉“应聘”,23岁男护士郑益欢在武昌医院老年呼吸内科已经得心应手。

  “真正的一线,跟我之前预想的,还是有一点点不同。”他说,“来了之后,我感受到的更多是一种乐观。患者们都很勇敢,很配合治疗。我也会尽一切努力,去帮助他们。”

  厚厚的防护服,一个班下来身体消耗很大,郑益欢依然斗志昂扬。“我是男护士嘛,力气更大。而且我是90后,这次疫情应该去体现一个90后对社会的价值。”

  如今回看自己这“冲动”的决定,他笑了:“我想我所做的,是一名医护人员该有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一名成年人该有的社会责任。”

  乐观是年轻人的天性,使他们在困难面前更勇于担当——

  一双双被汗水浸久的手,褶皱惨白,脱下口罩后“毁容”般的压痕,年轻医护人员们会拍下来,“自嘲”晒在朋友圈;穿好防护服准备进入隔离病区前,先一起跳个网红舞蹈分享短视频。

  他们还会在防护服上创意手写,白色的防护服成为青春最酷的留白:“奥利给,精忠报国,疫情结束、我娶你……”用俏皮的话语为新时代中国青年代言。

  “加油啊,过命的兄弟!”一张戴着口罩的合影,再配上一句加油打气的话,并肩作战的好兄弟在朋友圈发布一则同样的信息。

  四川省支援湖北医疗队27岁的钟永建和25岁的张冀伟大学时是上下铺,医院又是同一科室队友。这次,他们一起成为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红区”的战友。

  “看到病人那一刻,没时间去思考别的,好像又回到原单位的病房。”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24岁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护士邢小艺说,武汉人的热情、队友的刚毅,给了她战胜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直面危难,我们学会了成长。为了武汉人民,为了一起战斗的战友,一定会努力工作,做一个真正的人间天使。”邢小艺说。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一个个年轻的身影刚毅果决——

  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有年轻医生发信息“请战”:“主任,有需求随时叫我,我可以加班,不过别告诉我妈妈,省得她担心。”

  2月28日下午,武汉雷神山医院B3办公区。一场简单而特别的“战地婚礼”在这里举行。

  新郎叫于景海,肝移植监护室护士;新娘叫周玲亿,消化科护士,都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95后。

  二人原定2月28日举办婚礼。疫情突发,他们果断取消婚礼,驰援武汉。在征得二人同意后,上海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决定:在雷神山医院,如期为他们举办婚礼。

  没有燕尾、婚纱,医疗队的冲锋衣是他们最美的礼服;

  没有音乐,在场的所有人一同哼唱就是最真挚的祝福……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当铮铮誓言代替爱的箴言,道出了90后白衣战士们共同的心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青春的力量,青春的中国,生生不息!

编辑: 张哲玮      责任编辑: 马志伟 来源: 中国文明网
  相关链接
  图片新闻  
   
岚漪河的“ ... 【兴县民俗 ... 加油武汉! ... 
   
元宵节的坚守 【防疫一线 ... 【疫情防控 ... 
   
兴县鼠年的 ... 【疫情防控 ... 【春节特辑 ... 
  兴县新闻  
友情链接  
晋绥网山西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网站吕梁网中红网中新网山西新闻人民网山西频道
关于我们        邮箱:xxxwxwb@126.com         电话:0358-6322410        地址:兴县蔚汾镇蔚汾大厦6楼
主管:兴县县委宣传部 主办:兴县县委新闻办公室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