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县新闻|山西新闻|国内|社会|图片新闻|视频新闻|精神文明|交通
媒体聚焦|吕梁新闻|国际|法制|滚动新闻|教育卫生|文化兴县|三农
星期
您所在的位置:兴县新闻网 > 兴县新闻网> 兴县新闻
【讲脱贫故事 晒幸福帐单】兴县康宁镇乌门村马乃云:老马家的“牛”日子
兴县新闻网   2020-06-23 09:32:37

兴县新闻网讯(通讯员 胡慧琴)傍晚时分,一头身形健壮、脖颈间悬挂着铃铛的淡黄发白头牛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紧随其后大约有大大小小20余头牛,而这个扬鞭而来的牧牛人就是乌门村养牛户马乃云。牧牛归来,他向我们讲述起自己的脱贫故事。

我叫马乃云,今年53岁,是兴县康宁镇乌门村农民。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一个80多岁的老母亲,全家人就靠我们夫妻两人种植玉米、谷子维持生计。

生活总是充满坎坷与艰辛。2008年10月份的一天,大儿子因意外车祸不幸离世,留下了3个月大的小孙女,这场不幸的灾难让一家人心痛万分,也让我这个原本贫苦的家庭更加艰难。从那以后,养活小孙女也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可以吃苦受累,但我的小孙女不行。”让小孙女过上好日子,成了我和妻子努力生活的动力。但那时的乌门村,人们只能依靠种地过日子。我们两口子种的57亩地,从初春忙到深秋,从早忙到晚,日复一日,就算是收成最好的时候,一年也只能赚几千元。

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第一书记牛继玲带来了国家的好政策,鼓励我发展养殖。于是在2017年秋天,我用国家给的1万元产业扶贫资金试着买牛搞养殖。我们村目前在村里居住的大多为老年人,我就算村里的年轻人。得知村里有5户因为年老不能养牛,我便积极争取了这5户的产业扶贫资金,并承诺连续3年每年给那5户贫困老人每户1000元的分红。那年我拿着5万元的国家产业扶贫资金买了5头带崽母牛,开始了我的养牛生涯。也就在这一年,我将57亩地退耕还林了很大一部分,开始认认真真搞养殖,不负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人们都说养牛好养,只要勤快照看好,就能养好。加之村里集体修的牛场,我可以放开身手好好干,不用担心养的多了没钱修牛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8年底,我养殖的7头牛膘肥体壮,如期出栏,带来了近7万元的收入。这让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2019年我在第一书记的帮助下,利用邮政小额信贷,贷款5万元,又买了3头纯种母牛,并在当年卖了8头,纯收入9万余元。截至目前我家的牛已初见规模,整整20头,预计今年卖9头,收入10万元吧。

说起现在的日子,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庆幸生在这样的时代。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过去了,被庄稼、挑水压弯的腰也开始直起来了,晒的黝黑的皮肤也慢慢的红润起来了。从前掉墙皮的窑洞、脏乱的厕所、坑坑洼洼的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窑洞、干净的庭院、整洁的硬化道路、清新的绿化植被。近两年村里又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修通了上下水,实现了网络全覆盖、监控全覆盖。

现在,我的小孙女也长大了,在120师学校上学,我很自信的可以供她上学,还有余力给她报的“小饭桌”辅导班,让她好好生活、好好学习;患有慢性病的母亲也享受着医疗扶贫政策,这也让我和老伴能全身心投入到养牛中。有党的好政策,合作社建起来了,村集体牛舍也建好了,销路也不用愁,我们的好日子有奔头。虽然现在的生活依旧是每天早出晚归,中午不能回家,但放牛苦轻,我和老伴可以‘轮班’。每天七八点安顿好牛以后,回到家洗漱完就可以去我家对面小公园里,边跟村民们聊天边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傍晚时分,坐在干净的小院里连着网在手机学习强国上看新闻。这样的生活是我从来都没有想过的,但现在过上了,真的很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除了养牛,村里还设置了公益岗位,每个月可增收500余元,我家还享受退耕还林、医保等等的扶贫政策,生活水平直线上升,我很满意。下一步我还想把养殖规模继续扩大,养更多的牛,过更“牛”的日子。

编辑: 张哲玮      责任编辑: 马志伟 来源: 兴县新闻网
  相关链接
  图片新闻  
   
一堂特殊的 ... 【媒体看兴 ... 春天的童“画” 
   
步伐坚定 信... 今日立夏, ... 【随手拍拍 ... 
   
雨生百谷 春... 四月春光好 ... 人间四月天 ... 
  兴县新闻  
友情链接  
晋绥网山西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网站吕梁网中红网中新网山西新闻人民网山西频道
关于我们        邮箱:xxxwxwb@126.com         电话:0358-6322410        地址:兴县蔚汾镇蔚汾大厦6楼
主管:兴县县委宣传部 主办:兴县县委新闻办公室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