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县新闻|山西新闻|国内|社会|图片新闻|视频新闻|精神文明|交通
媒体聚焦|吕梁新闻|国际|法制|滚动新闻|教育卫生|文化兴县|三农
星期
您所在的位置:兴县新闻网 > 兴县新闻网> 文化兴县
牛寨中|晋绥首府红色兴县印象记 (二)阳光总在风雨后 (三)夜半又闻读书声
兴县新闻网   2020-07-23 20:26:38

晋绥首府

红色兴县印象记

文/牛寨中 图/牛亚平

(二)阳光总在风雨后

兴县历来民风淳朴,人安于业,勤劳俭朴,但人多劳苦,生活贫困。清雍正十二年《山西通志》这样评述:“兴县民人朴直而勤俭,闭户自守,农夫力穑,崇岭峻坂,无不耕植,工无奇技”。就是说兴县农民勤劳俭朴,擅长在山梁薄地上作务庄户,而不善于外出做生意,加之地方偏僻,不通舟楫和车辆,没有出现过拥有大量钱财的商人,多为贫苦之民。贫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首要的一条就是残酷的封建剥削、高额地租和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

《中国实业志.山西省卷》也记载:清朝末年兴县有七万两千多口人,耕种土地86.9710万亩,其中水地5.8万亩,坪地7.748万亩,山梁薄地73.085万亩,碱地3200亩。但大部分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当时,占农村总户数百分之八九,人口占百分之十以上的地主、富农和一部分工商业主,却占有全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土地。他们利用高额地租残酷地压榨和剥削劳动人民。当时的剥削方式有这样几种:一是粮食地租,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定期交纳一定数量的租子;二是货币地租,农民将收获的粮食变卖成货币交纳地主;三是额外地租,如租地虚报地亩,借粮大斗进小斗出;四是高利贷,高利贷是封建社会地主剥削农民的一种主要形式。有些穷人遇到天灾人祸,就得借贷,借贷利率通常为月息三分,高的一毛至三毛钱。借粮利率一般是“冬三夏五”,就是春季借一斗,秋天还一斗八升。利息的计算大多是复利,如果到期还不清,就得利上加利。“八斗九年三十石”,这种“驴打滚”的利息,不知多少穷人被逼得走投无路,卖儿卖女。更有甚者,清廷腐败官吏还要对农民进行盘剥。宣统二年,兴县有812个村遭受旱灾,知县详请办理赈灾抚恤,奉令发银9500两,并经太原府详请由临县拨谷米3000石,以资赈济,但因官吏腐败,层层贪污克扣,灾民所得甚少。

当然,也有不少体恤民情,爱民如子的好官。比如金应杰,他于康熙三十一年任兴县知县,到任时正赶上全县连年大旱,青黄不接,饿殍遍野。金爷体恤民情,上报请求减免田赋丁徭,但还没等到山西巡抚批复,为救民于水火,就擅自减免丁粮。他这样做却触犯了大清刑律,康熙帝钦命斩首。他行刑的那年冬月,将自已多年积蓄的白银一千余两,都捐献出来,代替百姓缴纳丁粮。寒冬的天空,愁云惨淡,县城十字街嵋山书院门口人山人海,聚集在开赴法场的囚车旁,攀辕遮道。当山西巡抚署衙的按察司使,用那把寒气闪闪的钢刀斩下金应杰那颗圣洁的头颅时,老百姓痛哭流涕,悲痛欲绝。是日夜,一觉醒来,好大一场雪,漫山遍野地皆白。此乃还汝圣洁漫天雪。金爷死后,县民深为其德所感,在行刑处立一石碑,上刻“泰山石敢当”,并在城隍庙内设其灵位,春秋祭祀。人民世代不忘其恩,至今仍流传着“金爷一担担”的故事。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运动爆发,推翻满清帝制,建立中华民国。全国人民渴望扫除一切积弊,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国家。但是,阎锡山窃取山西省督军兼省长的军政大权后,为了扩张军备,横征暴敛,巧立名目,额外差徭杂支,“派无定时,额无常法”。笔者曾于史料中查阅到,1917年全县征收契税2490元,印花税439元,烟酒牌照税116元,煤税280元,烟酒公卖税459元。还有各种捐款,如戏捐、铺捐、烟捐、布捐、赶集的脚夫捐、生息捐等12项共7850元。1918年,又在原有税捐项目上,另加收了十几种皮毛捐、岸口捐、速警罚款等项税赋。如牲畜税,凡是买卖牛、驴、骡、猪、羊的牲畜,都要征收成交额百分之五的交易税,如遇骡马大会,还要征收助会税;如婚姻税,规定每对夫妇结婚,各领一套婚书,交纳二块四毛钱贺喜税,婚书上还要贴印花税。此外,还有什么杀猪宰羊的割头税、作坊税、蒸酒税、唱戏税、果木税等等,就连皮毛猪羊小肠都要交纳百分之五到十的税率,税率总额比1915年增加一倍多。1918年又开征厘卡抽收通过税7000元,1919年再次加收地丁附加款,共14000元。此外,实物征收摊派更是不计其数,诸如粮食、草料、猪羊、鸡鸭、被褥,无所不有。

1925年初春,阎锡山有4个旅辖10个团的兵力,想扩充为4个师10个旅,但军费从哪里来呢?他的幕僚省公署秘书长贾景德、财政厅长杨兆泰、山西银行总经理徐一清,共同想出了一个征收“房屋间架税”的办法,就是将老百姓的房产按照占地面积、修筑年代以及房屋质量,作为评判对象所征收的一种赋税,税率按9%计算,限定三个月完成。阎锡山明令全省执行,并对各县知事严格奖惩,规定如期完成者提拔,办理不善者撤职。兴县知事为升官发财,就不顾一切强制执行,在黑峪口、巡检司、康宁、罗峪口、界河口等地增加了税卡。此令一出,群情激愤,在太原读书的青年学生在文瀛湖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房税运动。5月16日,学生联合会推举23名学生代表,到督军府求见阎锡山,言明“山西连年大旱,民间疾苦,再纳此税,人民无力负担,恳请收回命令”。阎锡山则声称:“练兵防御,非人民出钱,别无良法。”学生们请求未果,18日,省城数千名学生又一次集会,前往督军府请愿,学生代表跪地恳求,阎锡山仍不答复。聚守在大门外的学生迟迟不见动静,要强行冲进督军府,和卫兵发生激烈冲突,并将大门上颂扬阎锡山“同武上将军”匾额捣毁。阎闻讯,终于屈服,当众写下手谕,将房产税取消。阎锡山虽收回成命,学生们仍未收场,又去了提出征收房税的贾景德、杨兆泰、徐一清三个人的官邸,砸了他们的住宅,史称“打房税”。 这次“打房税”活动,时间短,规模大,却像一颗哑炮上的导火索,随时会发生燃爆之险,为唤醒国民革命意识开启了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势。

(三)夜半又闻读书声

1911年,乾坤逆转,又一次改朝换代。

民国元年7月,兴县县衙改为公署,知县称知事,教育科长称视学员。五年,石荣暲来兴任知事。这是全县教育改观之时,“梦回闻汝读书声,如听箫韶奏九成”又一次显现于乡野。

石荣暲生于1880年(清光绪六年),原名修忠,字荩年,号靖弇,湖北省阳新县白沙镇白沙铺村石清人。1908年,他从山西法政学堂毕业,出任山西高等审判厅民庭庭长,后任山西中路代理观察使等职。1911年冬,太原军政府利用《并州官报》设备创办《并州日报》,他出任经理。1916年他调任兴县知事后,针对山区特点,尽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倡导创办民众教育馆和平民夜校,严禁鸦片、赌博、早婚、巫觋、淫戏,藉以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改善社会风气。由于成绩卓著,曾获模范县知事称号。后因触犯军阀豪强利益,被人开遣,从此离开山西,进入北平交通部,谋取了一份修志编史的闲职。

石荣暲到兴不久,即对全县国民教育作了详细调查,发现清廷颁布新学令十余年来,“兴县仅有高小二校及一支校,每校不过一班,每班仅十余人。溯厥原因,一由招生困难,一由师资缺乏,一由经费不敷”。他在所撰《合河政纪》中振臂疾呼:“人民若无知识,不但不能生存于世界,即在草野乡闾亦必受人欺侮。此教育为吾人民所应有也。兴县僻处山隅,村庄零落,识字人民不过百分之三。”民愚而执,则理难骤谕,士气颓废,无温文之习,无兴让之礼。不少村庄没有识字的,逢年过节写一副对联得跑几里路请人代写,有些穷人家干脆在红纸上托个“碗瓜瓜”,更有甚或,一些富人利用穷人不识字的弱点,在借贷契约上将一分的利息改为分半,石荣暲曾在民庭时就断过此类案件。对此,这位开明的知事阅旧志,考史乘,回溯合河仕宦,发现兴县史上人文气息颇为浓厚,如“金刘昂遂登进士,刘海举状元大魁天下焉”;明尹同皋,十八岁举于乡,癸丑年登进士,开启一邑百年不破之才,又有郭四维、孙奕焕诸学子荣登金榜;清仕宦奕世,人才辈出,蜚声于康雍乾年间的三朝元老“一门三进士”的直臣孙嘉淦;著述宏富,彪炳一时的江南河道总督、“七子五登科”的康基田;近至蔡家崖牛氏教养传习的“五美堂”,至今犹多乐道。他“访之父老,多以从前私塾林立,人争求学,深山半夜到处书声朗朗。以今视昔,不逮远矣”。

此言不差。兴县的学校教育最早始于元代忽必烈至元年间,当时不叫学校,因校设于孔庙而称之为庙学或学宫,学宫设有教官,称为教谕,教导主任称训导,享受朝廷奉禄。在校学生称之为庠生,额内者称廪膳生员,享受廪米,额外者称增广生员,不能享受廪米。廪米就是现在的助学金。庙学一直延续到清道光初年,县内才建起一座嵋山书院。这便是兴县学校来历。乾隆时期,兴县私塾遍布甚广,且声名远播。其形式有三种:一是三五户小康之家合聘先生,费用按学童均摊,乡村多属此类;二是大户人家单独请师教其子女,称为家塾;三是个别声望较高、家境宽裕的秀才不愿外出教书,而在自家开设学堂,收取学费,召集附近学童受教。私塾学生年龄小的5、6岁,大者20几岁;人数少则3、5人,多则20余人。当时,除县城外,较大的村镇均有私塾。城内有个叫康忱的进士,是康基田堂伯父,曾在雍正年间做过湖北省黄州、武昌知府,后休致返里,日读家塾,教诲子侄,终日威坐一室,康基田兄弟执经请业,未见有惰容。康家先后中进士、举人32名,居一邑之首,后人冠以“簪缨奕世”。湖北公安县知县孙鸿淦,弃官归里后,设家塾教诸子侄,后辈成均入仕。其时,康、孙两大族家塾声誉极高,二人曾多次受邀到灵石、介休等地讲学,三晋诸多学子皆慕名而来。据介休县发掘的一通碑刻记载:介休义棠镇师屯北村的茹纶常,亦曾来兴求学。孙嘉淦返里时,曾在私塾里看见过茹的诗文,认为此子“决其必贵,深相器重”。此话一出,不胫而走。孙嘉淦的外甥白瀛,时任巡台(湾)御史兼提督学政(后为刑部左侍郎),正为待字之女求婚,相中茹纶常,将女许配于茹。茹家从此如日中天,子孙皆入仕途,功成名显。孙嘉淦世孙孙豹章,颇具才学,一生不仕,其妻康蕙兰系清代名臣康基田之三女,蕙质兰心,善诗能画,是三晋颇有才气的诗人,其《留梦阁诗抄》入志行世。夫妇于乡里重师尊儒,设塾育人,并于清道光三年,和曾任安徽、广东、广西、湖南四省巡抚的堂妹夫康绍镛合捐银五千两,在城内十字街西(今兴县中学院内)建起邑内第一座书院――嵋山书院,光绪二十七年,按清廷令将书院改嵋山小学堂,为兴县培养人才发挥了较大作用。

通过调查,石荣暲发现兴县教育 “以今视昔”,大不如前,便“亟亟以学务为要”,力挽颓废之势,多方筹谋,力倡兴学育人。一曰兴建劝学所。前知事李世佑曾于民国二年筹设劝学所,由视学兼任所长。民国六年一月,石荣暲另选派劝学员二人住所专任,七年一月,另委所长,各专责成,暑假时,附设县署内的劝学所迁于文庙东,完全独立。八年二月,石知事与乡绅会商新建劝学所,并呈奉教育厅、冀宁道获准,鸠工庀材,派员监修,以囚犯出力,利用旧署砖木建筑,至九年竣工使用;二曰组建学务委员会,指导监督各区教学与祭祀。民国六年三月,全县划分为五个区,每区选定学务主任委员一人;三曰特设教育图书馆,民国六年四月成立之初,附设城内高等小学(原嵋山小学堂),后在劝学所之东新建图书馆,委任孙兆琮为馆长,定期从省城各书局采购图书及教学用品销售,以期便利,因经营极力,销路颇畅,陕西沿河各校纷纷来此购书。图书馆还开设藏书楼、阅览室,既可使图书妥为保存,又可供公众阅览。馆内搜集本县名人如孙嘉淦、康忱、康基田等著作率多,如今多以遗失;四曰造就师资。时本县学生毕业于优级师范者仅崔维骃一人,中学毕业者亦属难能可贵,高等小学毕业即充任国民教员亦已用之无遗。要使学校扩充,实以师资为首务。县署于七年六月检定教员一次,呈请省教育厅委任省视学薛钟嶽为检定小学教员委员,石荣暲为监视员,尔后照章考试,录取后发给许可证书,确定教师资格。全县有孙梦棣(孙良臣)、贾克明等16人获教员许可证,温其铭等3人获代用教员许可证,还有14人获科目证明书。八年三月筹设师范讲习所,呈请省长委任刘晋陛为主任教员,高绣亭为助教,附设于旧县署内,规定六个月毕业,共招录40名生员,讲习所以旧学加以新知,而后教授管理诸法。这些人结业后大多分配为教员。五、曰改良私塾。全县至民国三年二月,共有城内、东郭、西郭、魏家滩、碧村、康宁、罗峪口、寨上、冯家沟国民学校9所,为数甚少,民国五年进行私塾改良,以旧形式而用新教法,学校扩大到30余所,并新建女子国民学校,当年五月全县奉令施行义务教育。七年二月至八年四月,全县新建、改建国民学校46所,另有民国元年八月至三年二月所建9所学校,国民小学达到55所,教师68人,学生1311名。嵋山小学堂改建的第一高等小学、北坡第二高等小学亦经整顿,扩充班次,均有蒸蒸日上之势,“一高”有教员6人,学生三班共112人,“二高”有教员7人,学生三班共124人。七、八两年,两校毕业学生三个班,劝令升学者有51人。留省学生,民国五年前全县寥寥无几,八年经劝导保送,已达30余人。县署规定津贴方法,凡期考在六十五分以上者,男学生年给银十四两,女学生年给津贴银二十五两,并委任孙兆瓚为留省学生稽查员,每学期报告县署一次,以成绩优劣定津贴之予夺,莘莘学子,努力上进。其中有山西大学法科白日增、崔嗣骃、郭献岚、牛荫墀分别为留日、法预备学生;康联珠、任光春7人考入山西第一师范学校;李景莲、孙念斌8人分别考入山西商业专门学校、甲种工业学校和工业学校;郭慎修、郭连城10人考入太原阳兴中学;韩茂才、温宪曾3人考入山西医学传习所;并首次有刘亚雄、白玉瑛两位女子考入太原女子学校,打破了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规陋习。

民国七年二月,县署保送教员刘鑑赴省见习童子军,期满回县,首先在北坡“二高”组织童子军三队,更番练习;“一高”则聘请驻县军官教授兵式体操,童子军精神焕发,形式整齐,为人称道。同时,在城内4处国民学校附设平民学校,即以教员担任讲授,以省长颁布的“人民须知”和珠算、记账、写信、礼节定为必要课程,迫令文盲青壮年入学,每夜上课两小时,以三个月毕业。随后,平民社会教育推及乡闾,收效甚佳。从此,全县国民教育略有端倪。

牛寨中,山西兴县罗峪口镇韩家吉村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从事新闻记者二十余年,以写新闻"上大报,上头版,上头条"闻名吕梁。2002年后开始管旧"文″,研究乡邦文献,于尘封的历史中拂尘现玉,先后在国家和省级出版社出版《历史纪事》《各领风骚》《刘少白传》《禹后治河又一人康基田》《山西清代第一名臣孙嘉淦》《孙嘉淦传》等著作多部,潜心十年时间,编撰出版国家十二五规划项目——《三晋石刻大全吕梁市兴县卷》,续卷亦即将付梓出版。

编辑: 张哲玮      责任编辑: 马志伟 来源: 乡村驿站
  相关链接
  图片新闻  
   
高考圆满落幕 【加油】冲 ... 【我们的节 ... 
   
【我们的节 ... 一堂特殊的 ... 【媒体看兴 ... 
   
春天的童“画” 步伐坚定 信... 今日立夏, ... 
  兴县新闻  
友情链接  
晋绥网山西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网站吕梁网中红网中新网山西新闻人民网山西频道
关于我们        邮箱:xxxwxwb@126.com         电话:0358-6322410        地址:兴县蔚汾镇蔚汾大厦6楼
主管:兴县县委宣传部 主办:兴县县委新闻办公室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