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 我的爱文丨强卫华
这次回老家一来是奔丧,二来重温我童年的记忆。人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见幼年阶段在人成长中的份量。小时候的行为表现、性格品德的养成是一辈子的事。我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我品性的雏形也形成于此。
我们村地近黄河边,名为黄土高原,实则以石头岩层为主要地貌,只在山顶才有比较厚的黄土层。所以村子一般都建在山顶,由于地势高,所以严重缺水,典型的穷乡僻壤。
村子不大,最兴旺时也人口也不过百十余口。都是民国时从陕西逃难或躲兵役而来,这里隐蔽性好,基本自给自足,人们很少外出。
我出生在此,10岁时跟随父亲外迁。从记事起,村里就没有懒散不干活的人,大人干大人的活,小孩干小孩的活。女人更强,不仅干分内的还干男人的重活累活,白天干活晚上做针线活,啥也不落。民风踏实勤劳,村里有不成文的俗成约定:干活体面,不干活羞耻。
记忆里,自己还是个孩子就承担起看护弟妹保护家人的使命。整日里,跟老母鸡护着小母鸡一样,要把弟妹完好无损地交给母亲。清晨还在睡梦中,就被叫醒,去山里给母猪挽草。瞌睡的双眼,迈不动的腿,被晨露打湿的鞋裤,饥肠辘辘的肚子。这一切都没有改变什么,雷打不动每日如此。抬水担水是每天早中晚必备,是我那个年龄的孩子都在做的一件事。得空时,跟着姐姐满山架梁掏挖中草药材,赚学费。不能想象不到10岁的年纪,居然有这么深的生活体验,而现在我要说感恩,感恩生活。
这样的经历,奠定了我性格中重要的部分,养成刻苦上进的作风;在这里生活的十年,让我打小就见识过艰苦,所以在之后的人生路上不曾畏苦,能吃苦,吃得苦,尊重受苦人,见不得欺负受苦人;这样的经历,养成了强烈的个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意识,幻化为一种忧国忧民的胸怀。
十年里,目睹了人们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下,与天斗,与地争,艰难度日的辛苦,植下悲天悯人的情愫;在艰难度日中,人们一次次抗争一次次站立,跟飞蛾扑火一样奋不顾身地想冲破命运的羁绊,造就了我坚韧不拔、不服输的性格;走不完的山路,爬不完的坡,沟上梁下没停歇,练就我良好的体能基础;这里狭窄的空间,艰险的环境,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乡里乡亲牢牢地抱在一起共克时艰,养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互帮互助的老乡情结。
这块土地养育了我,赐予了我作为人最初的品质,温暖了我前行的路。这里的艰难已烙在我的记忆里,种下不深不浅的家国情怀。这里有我成长的土壤,无论走多远,根永远在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