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寄语,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党性修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下,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由航空学院学生组成的“晋心晋力实践团”践行校团委、院党委的相关要求,在八月初于山西省吕梁市开展以“讲十九大之魂,扬吕梁精神,聚焦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山西吕梁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是座拥有丰富历史底蕴的城市,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两大主力师挥师吕梁,创建了晋绥边区革命根据地,吕梁所辖区域成为晋绥边区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带,成为华北、华中、华南等革命根据地同党中央联系的唯一通道。孕育于革命战争年代的“吕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青年大学生广泛学习与传承。
航空学院晋心晋力实践团以探访红色革命老区、下村理论宣讲、采访基层村民及干部、座谈学习等形式在吕梁市展开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乘势而上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等重大指示(习近平总书记于20年5月12日山西讲话中强调),以青春助力老区脱贫,并提升团队成员党性修养及综合素质,做好新时代“答卷人”。
传承红色基因,不忘革命初心
团队于吕梁市兴县蔡家崖探访以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及旧址、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为主的一系列红色革命历史文化点,对兴县地区老一辈革命家用热血与生命锤炼、培育、形成的崇高革命精神(吕梁精神)进行研究与学习。
在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常务副馆长梁明德的解说与指引下,团员认真观看了馆内的珍藏图片及实物,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路居旧址,贺龙、续范亭等同志旧居、晋绥干部会议会址、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旧址等,重温那段艰苦奋斗的革命岁月。团队成员沉浸其中,心灵受到洗礼、思想受到震撼,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深入学习了吕梁精神。
宣讲国情理论,弘扬吕梁精神
团队前往吕梁市兴县沙沟庙移民新村、后石门村进行关于国情理论以及崇高革命精神(吕梁精神)的宣讲,旨在与村民共同增进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在村委干部们的组织下,团队成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宣讲。宣讲中,团队成员不仅分享了援助湖北医疗队等抗疫一线党员带来的敬意和感动,还联系“吕梁精神”,从理论与实践多角度讲述中国共产党在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中不断交出的令人安心的答卷。通过现场的精彩分享,充分展现青年大学生应当如何积极应对冲击和挑战,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肩负起建设发展的使命与担当。同时,在决胜脱贫攻坚之年这一重要背景下,团队成员围绕“践行吕梁精神,决战脱贫攻坚”、“扶贫先扶志”与村民展开深入交流,气氛融恰,共同深入理解了吕梁精神“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内涵。
深入走访基层,助力脱贫攻坚
团队深入瓦塘镇刘家峁村,与村民展开深入交流,了解扶贫政策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直观体会国家脱贫攻坚成果。在交流座谈中,村民们纷纷表示过上了更好的生活,房子变大了变亮了,通了天然气和自来水,再也不用去山上砍柴挑水。除此之外,村内对于移民的村民进行就业安置,保证最低收入,真正做到“帮扶”而不是“给予”。村民及基层干部交流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党的感谢、对国家的拥护和热爱,令团队所有队员感动。
团队有幸采访到了瓦塘镇高副镇长。他表示,在脱贫攻坚决胜阶段,瓦塘镇将继续全面实施“2345”脱贫攻坚路径,即:构建产业、就业“两个支撑”,提升教育、医疗、住房“三个保障”,推进易地搬迁、生态脱贫、光伏扶贫、贫困村提升“四大工程”,完善党建引领、责任落实、工作推进、资金投入、社会帮扶“五项机制”。虽然瓦塘镇在2019年就已经摘下“贫困帽”,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巩固扶贫成果,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他寄语晋心晋力实践团所有队员,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成为栋梁之才服务国家、奉献社会。
为时一周的兴县之行逐渐步入尾声,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晋心晋力实践团追寻先烈足迹,感受优秀革命精神“吕梁精神”,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同时承担起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深入基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凝聚青春力量,助力脱贫攻坚,用知识服务农村,用行动书写爱国篇章。兴县基层干部及群众为决胜脱贫攻坚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果给实践团留下深刻印象和积极影响,实践团学生党员们在未来将更加笃定,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
(文字:刘翔涛 摄影:李旭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