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绥首府
红色兴县印象记
文/牛寨中 图/牛亚平
( 十二)中共兴县县委诞生抗日战争爆发后,晋西区党委主要负责人赵林、罗贵波等同志,根据党中央和山西工委的指示,在晋西北各县积极发展党的组织,扩大党员队伍,加强党对抗战工作的领导。
1937年11月,中共晋西北工作委员会,派遣共产党员刘国秀、李正亭、鱼得江等人以太原流亡学生身份来到了兴县,开辟党的工作,秘密组建了中共兴县委员会,刘国秀任县委书记,直属于晋西北工委领导,但党的机关名称及党内职务都不向外公开,而是以党领导和掌握的统一战线机构县牺盟分会或党设置的公开机构县动委会名称与职务。12月中旬,县委书记刘国秀调走,李正亭接任县委书记,鱼得江任组织部长,李曙露任宣传部长。1938年4月,兴县县委归岚保中心县委领导。就在此前的1937年9月初,八路军120师政治部民运部长刘亚球带领抗日救亡工作队的薛少卿、金昭典、汪春林等16名队员,深入兴县3个区,秘密开展党的工作,为迎接120师主力部队的到来打基础。
图为神木县西豆峪村李正亭(曾任兴县县委书记、后为中纪委常务副书记)故居
中共兴县县委组建后,随即组建了第二区委员会,驻地黑峪口村。当时,基层组织力量薄弱,1938年4月上旬,中共晋西北省委为了加强这一地区党的工作,决定建立兴岚保中心县委,中心县委书记为马林,机关驻地在兴县城关,1940年2月,中心县委撤销,单独设立兴县县委,归临县地委领导。兴岚保中心县委组建后,对外称一二0师办事处,联系并指导兴、岚、保3个县的工作。鉴于当时兴县党组织薄弱的状况,县委请示改称后的晋西北区党委后,通过与陕北根据地党委协商,从神木、府谷、佳芦县抽调了一批兴县籍干部返乡工作,相继组建了中共一区委员会,驻地在交口村;三区委员会驻地在康宁镇,并由陕北来的3名干部分别担任一、二、三区区委书记。当月下旬,又组建了中共杨家坡特别支部,调任魏家滩村党支部书记魏进德为特支书记兼编村村长,直接和中心县委书记联系。杨家坡特别支部先后在岚漪河流域的瓦塘、魏家滩、木崖头、杨家坡、白家沟等编村,培养发展中共党员40多名,发展建立了5个编村党支部。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发展到群众中去,县委对1936年前入党的党员作了认真细致的复查,凡是有两个党员作证明的,经本人申请,党组织进行重新登记,承认其为中共正式党员;凡是没有人证明的,自己提出要求恢复党组织关系的,经当地党组织审查,党员会会通过,可以重新办理入党手续;既找不到入党证明人,本人又没有入党要求,但现实表现良好、历史清白的群众,党组织作为培养对象,分期分批逐步发展。县委还派员到陕北特委,核实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兴县党组织状况和党员花名册,凡是弄清楚的中共党员全部恢复了组织关系,从而壮大了党的基层力量。
1938年后,兴县县委通过动委会开展抗日宣传与动员工作,创办油印刊物《抗战报》3日刊,兴办9所民族革命小学;成立了“狮吼”剧社,主要演员有吴清华、李六平、高纯华、张培泉等人,张干丞亲自率领“狮吼”剧社在全县37个村巡回演出一个半月,演出剧目为“八百壮士”、“保卫卢沟桥”、“平型关大捷”、“打汉奸”等,节目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深受民众欢迎。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全县展开物资动员,首先在城关召集60户富户座谈,捐出银元8千元,动员乡村300多富户捐献银元1万5千元,豫丰栈等5家商号捐出大批棉花、粗布匹。担任动委会经济部长的刘少白,和县委一起发动乡绅富户牛友兰、刘砚畣、杨帮翰等人,筹集银元6万余元,粮食200余石,创办了兴县农民银行,先后印刷发行农币一百余万元,及时而有力地支援了抗战。与此同时,牛友兰也在“复庆永”商号的基础上,1937年11月下旬创办了兴县民众产销合作社,合作社分为经营部和生产部。曾任兴县中学庶务主任的孙良臣负责经营部,把当地生产的农副产品、矿产和瓷器推销出去、再设法从敌占区把群众所需的生活必需品购进来。当时有许多新名词,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尴尬:如火柴叫洋火,蜡烛叫洋蜡,细布叫洋布……最起码的许多轻工业商品都得进口,这就是贫穷落后的表现。产销合作社的生产部,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型纺织厂,由杨怀仁负责,主要生产裹腿、袜子之类。
图为孔家沟纺织厂纺线车间
1939年夏末,产销合作社一分为二,经营部扩大为“兴县供销合作社”,生产部更名为“兴县纺织厂”。纺织厂先后由县城迁移到城东南部的孔家沟、黄河对岸的阎家堡,更名为“晋西北纺织厂”。1939年阎锡山强令解散动委会,7月1日发出《战动总会结束通告》后,县委将动委会干部转入其他群众团体和抗日政府工作,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一批共产党员打入反动团体,开展隐蔽性斗争。
为了牢牢掌握抗日救亡的政府领导权,县委开始改造基层政权纵织,发动群众揭露一部分营私舞弊、鱼肉百姓的区、村干部,把他们从领导岗位上撤换下来,选拔了一批在外辍学返里的抗日积极分子,担任区、村领导干部。一区区长为王熙,二区区长为刘献珺,三区区长为王直。各编村也更换了一部分旧村长,代之而任的都是青年抗日救亡积极分子。
其它抗日群团组织相继诞生:1938年2月,在动委会领导下,兴县抗日儿童团成立,负责人杨文联。各区、村成立相应组织;
3月,兴县农民抗日救国会成立,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白念骥为秘书,发展农救会会员35000人,占到农民总数的23%;
4月,兴县工人抗日救国会成立,选举续子正为秘书;
接着,县委又派出上年成立的妇救会主任康锐,带领白淑英、牛荫英、牛荫婵、牛联桃等妇女干部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院、自然科学院附中学习,新当选的妇救会主任李芝兰和妇救会干部孙启凤,深入各编村,培养选拔30余名妇女积极分子首次走上抗日领导岗位。到1939年底,全县陆续建立了37个编村党支部,4个机关党支部,全县的共产党员达到1472名,比1936年增加了十几倍。1940年抗日政权建立后,全县8个区都设立了区委,同年8月并为6个区委,1942年又增设了兴县市委(区级)。广袤的兴县大地,形成了党政青妇武、人人齐上阵的抗日救亡新气象,到处闪耀着共产党人为民族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光芒。
(十三)开辟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1937年7月7日,是一个令中华民族永远忘不了的日子。
这一天,日本帝国主义轰响了全面侵华战争的炮声,中国拉开了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帷幕。
七七事变后的短短21天,日本侵略军的铁蹄就相继踏进了北平和天津。接着,又兵分三路,向华北地区大举进攻,狂妄地计划要“一个月拿下山西,三个月灭亡中国”。沿平绥路西犯的日军,很快攻破北平南口、张家口,直趋晋北重镇大同。雁北岌岌可危,山西摇摇欲拽!在此严重关头,党中央、毛泽东果断作出重大决策,在山西首先发动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八路军奉命挺进山西抗日前线。
全国动刀兵,一齐来出征;
你看那大旗,飘扬多威风;
这彪人马哪里来,西北陕甘宁。
图为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贺龙同志塑像
9月10日这一天,雨后初晴,艳阳高照,陕北韩城县芝川镇渡口热闹非凡。从早到晚,佩戴蓝底白字臂章的八路军,高唱着《抗日出征歌》,雄纠纠、气昂昂地朝着这个黄河渡口源源不断地开来。小镇上军号嘀嘀,战马啸啸,渡口上排开了大大小小的船只。一位身体粗壮、方脸盆、胡须浓密、眼睛特别有神的军人,腰里别着一根烟杆,这个人,就是八路军一二0师师长贺龙,身边还站立着一位身材瘦弱、瓜子脸、浓眉毛、大眼睛的军人,他是一二0师政训处主任、不久任一二0师政委的关向应。两位首长正指挥着8227名抗日指战员上船渡河,出征晋西北。随同出征的还有副师长萧克,参谋长周士第,政训处副主任甘泗淇等。一二0师下辖第358旅、359旅、教导团和骑兵、工兵、炮兵、辎重、特务等营。
9月25日,刚刚渡河的一二0师在贺龙指挥下,三五八旅挺进到以管涔山脉为依托的晋西北地区,进入神池、八角堡等地;三五九旅挺进到五台、平山地区。28日,一二0师以第716团第2营为基础组成雁北支队,深入雁门关以北同蒲铁路以西的日军占领区,开展游击战争,袭击了井坪、平鲁,逼近大同。半月间,在雁门关截击敌运输汽车千余辆,截断敌后方交通线;在忻口战役中,一二0师八路军配合国民党军袭击同蒲铁路北段,翻倒铁轨,炸毁桥梁,攻占车站,中断给养,使日寇受到沉重打出。部队于1938年1月进行整编,将由地方游击队发展起来的独立团,分别编为第358旅第714团和第359旅第718、第719团。全师由出发时的8227人发展到25000余人。
正当我军节节胜利之时,2月下旬,进陷大同的日军黑田旅团及伪军共1万余人,却乘机袭击宁武、神池、五寨、岢岚、偏关、河曲、保德等七县,晋西北局势十分危急。贺龙同志听到这个消息,和关向应同志急急率领部队冒着弥天飞雪,脚踏冰凌封冻的冰川雪山,两天强行军三百里,星夜赶回,在游击队和人民群众的配合及晋绥骑兵军的应援下,血战二十多天,粉碎了日寇的进攻,夺回了宁武等7县城,歼灭日伪军1500余人,扭转了晋西北的危急局势。不久,续范亭也率部进入晋西北地区。
1938年11月,一二0师派出700多人,组成了20多个抗日救亡地方工作组,深入敌后,发动群众,晋西北各县都建立了武装自卫队和工、农、青、妇等抗日救亡团体。来到兴县的有16名政工干部,分别是刘亚球、薛少卿、金昭典等人,刘亚球、薛少卿分别任正副组长,配合县委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1938年5月14日,毛泽东电示朱德、彭德怀、贺龙等,在平绥路以北沿大青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7月,一二0师派出由李井泉支队长率领的大青山支队向绥远挺进。9月下旬,大青山支队留一部分在绥中活动,主力进军到武川、百灵庙以西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到12月,开辟了以大青山为依托的绥西、绥南、绥中三块游击根据地,并逐步同晋西北根据地连成一片,构成晋绥抗日根据地。
1938年11月,日军5万余人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多路围攻。一二0师主力在贺龙、关向应率领下挺进冀中地区,与冀中军民协同作战,粉碎了日军的连续围攻。1940年1月,部队由冀中胜利回师晋西北。当月,晋西北行政公署在蔡家崖村成立。不久,又成立晋西北军政委员会,作为统一领导晋西北、晋西南、大青山地区各项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由贺龙任书记,关向应任副书记。11月,成立晋西北军区,贺龙为司令员,关向应为政治委员,续范亭为副司令员。1942年8月,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在北坡村成立,关向应任书记,林枫任副书记。同年9月,将晋西北军区改为晋绥军区。贺龙任司令员,关向应任政治委员。
图为李家湾120师司令部旧址
从此,兴县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实行抗战的“立足点”,发展和坚持抗战的“根据地”,作为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和八路军一二0师领导与指挥晋绥边区抗战的“神经中枢”,作为“屏障陕甘、滋育华夏”的战略大后方,给敌人竖起一道难于逾越的屏障,使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进犯陕甘宁边区,保卫了延安和党中央。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中,兴县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在整个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牛寨中,山西兴县罗峪口镇韩家吉村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从事新闻记者二十余年,以写新闻"上大报,上头版,上头条"闻名吕梁。2002年后开始管旧"文″,研究乡邦文献,于尘封的历史中拂尘现玉,先后在国家和省级出版社出版《历史纪事》《各领风骚》《刘少白传》《禹后治河又一人康基田》《山西清代第一名臣孙嘉淦》《孙嘉淦传》等著作多部,潜心十年时间,编撰出版国家十二五规划项目——《三晋石刻大全吕梁市兴县卷》,续卷亦即将付梓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