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秀娥?????
今获悉,白维华主任离世,顿觉神经紧绷,刹那思维凝固。转念,主任已93岁高龄,身患重疾,离世是早晚之事,要不是治疗及时得当,恐怕……拄着拐杖、举步维艰的老主任到医院找我看病的一幕幕立刻浮现在眼前……
1984年9月,我从运城卫校口腔专业毕业分配到兴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工作,加我科里共4人,白维华任门诊部主任兼五官科主任,一个只有30多平米的屋子是我们的主阵地,内置一个铁皮小房做暗室,1台裂隙灯、1个眼底镜、2张办公桌、几把木椅、1个照明灯就是全部家当。既不分科也没有口腔科,对我而言,一切得从零学起。小瞳查眼底就是白主任教我慢慢学会的,口腔科也是大家帮我一点一点的建立起来的。我们把闲置库房多年的缺胳膊短腿的牙科综合治疗机搬回来,满头大汗的研究琢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终于使残缺的机器恢复了基本的架构和部分功能,为我们所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扶持开展了口腔科的大部分项目,填补了兴县史上无口腔科的空白。
?工作开展了,病患也多了起来,没有护士,白主任、任大夫抽空顶替;需要手术,他们就把关助阵、甘当助手。白主任还时不时地拿个小本本郑重其事地向我“讨教”,做笔记的神情是那么的专注,很像一个努力学习的小学生。“牙龈炎”对于一个曾经的外科大夫来说是很陌生的,由于我的“传授”、前辈的认真学习,该病的诊断治疗变得简单明了。一次近下班的时间,一位患者走进诊室,白主任诊查后,符合“牙龈炎”的诊断,予常规口服甲硝唑,一日三次、每次2片,处方开出,患者离开,详查药典,该症每次1片即可,量偏大!不由分说,白衣一甩冲出大门,径直追赶到距医院近千米的闹市找到了病人,告知其正确剂量,才放心地离开。他这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一直影响着我。
白主任晋升高级职称时,需要准备的资料一大堆,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他来说,确实“强人所难”,时间紧、任务重,我怀孕在身在他家帮他整理资料。说实话,对我而言,也是赶着鸭子上架,科里没有更高学历的年轻人,无奈硬着头皮、吃着去痛片,通宵达旦赶写论文。他夫妇和声细雨、接二连三地让吃这吃那,还专门炖了一锅香喷喷的猪肉,那缭绕扑鼻的香味现在回想起来还直流口水、直咽唾沫,还有他家的米酒、湖腊……为腾出我身集中精力帮写论文,他们老夫妇还替我给学生体检,偏遇小混混斗气闹事堵在诊室门口被推来挤去;在干净整洁、布置有序的半四合院里出来进去;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
五官科渐渐壮大,转眼主任退休了;再后来,我也当上了科主任,工作越来越忙了,可每每看到日渐苍老的白主任,心生一种莫名的伤感,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您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呀!尽管疾病缠身,也不愿惊扰同在一个医院的亲人,生怕影响工作。于是,独来独往,哪怕从家到医院走上一个上午。听着“咚咚咚”的拐棍声、看着颤颤巍巍、一步一寸挪的老人,连科里的小年轻都知道是我的老主任来了。虽已耄耋、虽步履蹒跚,但身板依然那么笔直,外表依然那么整洁,眼神依然那么坚毅,思维依然那么敏捷,只是面容有了岁月的痕迹、语言有些含糊迟缓。他在,仿佛时光又回到30多年前,他还是那个可亲可敬、精力旺盛的白主任,我还是那个懵懂无知、青春年少的医学小学生,生活是那么的简单充实、工作是那么的忙忙碌碌…….忙完手头的活,我会陪他聊聊过往、再现当年情景,说说知道的人和事、谈及生活及身体状况。目送他渐行渐远的背影,仿佛看见了我逝去的老父亲,一种父女情油然而生。不知是因父亲早逝长期缺失了那份父爱的缘故还是白主任更像一个超越同事、师傅的父亲,这种感觉在每次看到他时都会在内心涌动,很想抽空去家里看看他,但种种原因,终成遗憾。
他悄无声息地走了。读着他侄女艳琴的悼文,更觉得他平凡而伟大。面对一大家老老少少,面对我们这些学生、同事、战友,面对所有人,他一生无怨、无悔、无愧、无憾;隐忍心痛、但终坚强。
愿老主任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他!? ? ? ? ? ? ?
?
(作者单位:兴县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