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县新闻|山西新闻|国内|社会|图片新闻|视频新闻|精神文明|交通
媒体聚焦|吕梁新闻|国际|法制|滚动新闻|教育卫生|文化兴县|三农
星期
您所在的位置:兴县新闻网 > 兴县新闻网> 文化兴县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 我小时候的年故事(张淑芳)
兴县新闻网   2021-01-24 09:19:17

从我记事时起,过年是最幸福的,最快乐的,也是最期盼的节日。

小时候的冬天特别冷,没有暖气,家家户户包括学校都是靠生炉火过冬。经常见小孩子的耳朵、手指上留有冻疮的痕迹,一出门大家都紧闭着嘴,只怕一张嘴口中的哈气也会立刻变成冰棍,孩子们头上戴着“火车头”样式的棉帽,可以护住耳朵,天气太冷的时候,老师上课时会听到孩子们在下面集体跺脚的声音。我们一大家子的棉袄都是我娘做的,袖口、领口都缝了边,便于拆洗,天冷的时候我常常把两只手往袖子里一捅,连手套都省了。

我姥姥家的窗户是木质的,用白棉纸糊窗户,既保暖又透气,一小格一小格的上面贴满了漂亮的窗花。姥姥人长得漂亮,又有一双巧手,她用彩色的纸剪了各种各样的窗花,我抢着要去贴,大人们不肯,说怕我贴歪了,可是他们贴的时候却要让我在下面看着,看贴得正不正。鸡窝上也要贴一幅“鸡肥蛋大”窗花,满含着对来年富裕生活的企盼。那时候家家都垒了鸡窝,就像电视剧《潜伏》里女主角自己垒鸡窝一样,不过不是为了掩护,而是为了补贴家用!我家的老母鸡很勤奋,每天都会下蛋。鸡蛋我们平时都舍不得吃,攒起来月底一次性卖掉,那时老母鸡也是家家户户重要的“生产力”。我那个时期主要负责喂鸡、收蛋,脖子上很骄傲地挂了把鸡窝钥匙,母鸡叫时我会飞奔着赶去,把手伸进鸡窝去小心地摸,因为有时候会抓到鸡屎。

现在经常怀念小时候过年的景象:那些忙碌且愉快的岁月。阳城人兴过年蒸馍馍,俗称泡面枣花馍。蒸馍是项全家总动员式的大工程,男人们负责支蒸笼、揉面,女人们负责捏花压花。我的姥姥用擀面杖将面团擀了长条,两边用筷子压出折子来,按两大枣,一卷一卷地卷起来,枣花就成型了,蒸好后还在每个馍上点了红点。娘给小孩子们做了小动物,可爱的兔子、羊、牛,还给我们每个人都做了面娃娃,有大有小,我们女孩子尤其喜欢抱着面娃娃玩儿。

过年最喜欢的事就是逛大街。小时候县城里总是组织着各村镇闹红火,姥姥早早就搬了几条长凳占据有利地形,抱了我们几个孩子看热闹。当时,各个公社大队精心准备节目上街表演,从西关出发,浩浩荡荡地穿街走巷,从东门坡转了到南关返回,有跑船、舞龙灯、踩高跷等等,各不相同,最有意思的要数“二鬼摔跤”和“扮故事”。“二鬼摔跤”的造型是两个纠缠扭打在一起的小鬼,其实是一个人装扮的,但是表演得活灵活现,手脚并用地一会儿这个把那个按在地下,一会儿那个把这个打得跪地求饶。扮二鬼的演员总是爱找了人多的地方扭打,特别是小孩子多的地方,他所到之处就会引起小孩子们惊恐并带着欣喜的尖叫。我印象最深的是“高桩故事”,高高的木桩上绑了化好妆的小孩子,大多是经典名剧中的历史人物,下面背着木桩的大人们也化了妆,还要根据所扮演的造型做出些符合人物特点的扭动姿态。比如秦香莲就是一路的小跑,做出奔命喊冤的样子,包拯就得威严地一步一步地踱着,上面的小孩子要和下面的大人配合起来。

过去的年味总是让人想起,是回忆着的甜蜜,挥之不去的是弥漫着的浓浓亲情、乡情。

编辑: 张哲玮      责任编辑: 弓芳芳 来源: 学习强国
  相关链接
  图片新闻  
   
黄河兴县段 ... 【年味】兴 ... 【民俗】又 ... 
   
今日冬至, ... 冰莲花来了 ... 吕梁兴县着 ... 
   
百余只国家 ... 国家文物局 ... 【关注】趁 ... 
  兴县新闻  
友情链接  
晋绥网山西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网站吕梁网中红网中新网山西新闻人民网山西频道
关于我们        邮箱:xxxwxwb@126.com         电话:0358-6322410        地址:兴县蔚汾镇晋绥东路融媒体中心二楼
主管:兴县县委宣传部 主办:兴县融媒体中心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