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山西兴县,会想到晋绥边区首府蔡家崖,这里素有“小延安”之称,是晋绥精神和吕梁精神的发祥地,是英雄的圣地,更是革命的摇篮。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原晋绥边区(解放区)首府是阻敌西进,拱卫延安,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前沿阵地,也是延安与敌后各抗日根据地以及北平、天津联系的交通枢纽和重要通道。贺龙元帅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11年之久。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中共七大书记处五位书记都曾路居这里,毛泽东主席在此发表了《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和《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两篇光辉著作。1946年4月8日,中国共产党高级干部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和著名教育家黄齐生等由重庆飞往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在兴县黑茶山遇难,史称“四·八”烈士。革命战争时期,兴县曾以贫瘠的土地开荒100余万亩,供养边区4万余名党政军人员;9万人口的小县参军过万,牺牲千余,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何把吕梁精神用在当今时代,把发展县域经济的精神财富抗在肩上、记在心里、融进血液、贯穿始终;近日,记者走进山西县域经济发展势头逐年强劲的兴县寻找答案。
脱贫攻坚以来,兴县一直把脱贫攻坚列为头号工程、头等大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咬定目标,尽锐出战,全力攻坚深度贫困,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群众上学难、就医难、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28605户、79406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9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真正做到了“脱贫攻坚不落一户,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搬迁、产业扶贫等做法受到孙春兰、胡春华等中央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尤其是县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方面,兴县按照吕梁市“一县一业一联盟、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的产业发展部署,立足兴县特色农业产业基础,确立了“222+N”产业增收路径。“222”即农民人均2亩优质小杂粮、2亩经济林、2亩中药材;“N”即马铃薯、食用菌、畜牧养殖、光伏、电商等。全县小杂粮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每亩年平均收入1000元左右;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每亩年平均收入1500元左右;红枣、核桃等经济林达到58万亩,每亩年平均收入2000元左右;建成绿色优质马铃薯基地5.1万亩,每亩年平均收入1400元左右;发展食用菌540万棒,每棒年平均收入3.3元;设施蔬菜1000余亩,每亩年平均收入4万元左右;发展规模养殖场176户,每户年平均收入16万元左右。目前,“222+N”特色农业产业初具雏形,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9户,培育农村经济发展合作总社383个,建成乡级产业园区11个、村级产业基地263个,形成了群众稳定增收的有力支撑。“兴县小米”“、白清泉”陈醋、“山花烂漫”小杂粮等一批区域特色品牌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全国。更值得一提的是,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获批省级开发区,“一区两园”的产业格局初步建立,煤炭产能稳定达到2690万吨以上,成为吕梁第一产煤大县;煤层气日产达到300万立方;200万吨氧化铝、50万吨电解铝项目全面建成投产;蔡家崖、肖家洼和豫能兴鹤铁路集运站陆续建成营运,铁路运力达到4200余万吨。红色资源方面,晋绥日报社旧址、358旅旅部旧址修复完成,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四·八”烈士纪念馆展陈及周边环境全面提质,红色一条街建成营运,“晋绥首府·红色兴县”的热值、颜值、魅力值已逐渐凸显。特别是2018年6月21日兴县开通至太原的铁路客运,标志着革命老区人民多年来乘着火车看世界的梦想予以实现。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山西省吕梁市转型出雏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兴县争先进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兴县县委书记刘世庆告诉记者:兴县目前面临的形势,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和希望同在。挑战在于,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将持续,世界竞争格局正在重塑,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全国、全省各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围绕产业、技术、资金、项目、人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于兴县而言,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不是“入局”、就是“出局”。如果出局了,就会陷入极大的战略被动。机遇在于,作为革命老区,党中央和山西省委、吕梁市委对兴县关爱有加,关怀备至,这是兴县的政治优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转型综改、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实施,给兴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叠加机遇。山西省在兴县布局千亿级铝镁新材料产业园区,相关部门给予了众多政策倾斜,这些都将为兴县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转型发展蹚新路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压力在于,资源型欠发达经济仍然是兴县的基本县情,制约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问题突出,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明显。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势必会延缓、迟滞兴县的发展势头。希望在于,多年来兴县班子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心一意谋发展,一大批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性项目建成投产,煤电铝气材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电力、交通、物流等瓶颈得到有效破解,为兴县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积蓄了充分的势能、强劲的动能。特别是兴县作为晋绥边区首府,从革命战争年代,兴县人民就展现出不怕吃苦、不怕牺牲、勇于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尤其是近五年来在攻坚深度贫困的战场上,广大干部职工精诚团结,奋战在第一线,经受住了考验,交上了合格答卷,充分说明了兴县的干部是一支有战斗力、能打胜仗的队伍。
建功新时代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兴县在吕梁精神的感召下,综合分析研判形势,确定了今后五年工作的发展路径为实施“六大战略”,即实施“转型跨越战略、扩大开放战略、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生态优先战略、依法治县战略、民生提质战略”;以建成“富强、开放、宜居、绿色、平安、幸福”的六个兴县为目标,上下联动,勠力同心,坚定信念,勇于担当,变挑战为机遇,化机遇为动力,引领兴县站在历史的更高的起点上,确保“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在兴县开好局,起好步,奋力谱写出老区人民赶超跨越发展的时代新篇章!
记者手记:走进山西兴县,记者深受革命教育的洗礼。发现,这里不仅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更是资源的富区,发展的新区。兴县境内已发现煤炭、铝土矿、煤层气、含钾岩石等23种矿产资源,其中:煤炭储量136亿吨;铝土矿储量1.86亿吨;煤层气预测储量2500亿立方;含钾岩石储量4.7亿吨,工业储量3.7亿吨。兴县道情艺术、老陈醋制作工艺、胡麻油制作工艺先后成功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旧址(北坡村)历史风貌修复、“四·八” 烈士纪念馆修缮、晋绥烈士陵园扩建等工程全面完工,红色旅游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目前,兴县以山西省级经济开发区为依托,有中国铝业、中国华电、华润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冀中能源、豫能集团等一批大企业相继入驻。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34.2亿元,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3.4亿元,增长14.1%; 固定资产投资46.9亿元,增长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27元,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71元,增长8.4%。
面对“十四五”期间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兴县的领导干部聚焦各种复杂的“前沿阵地”,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扑下身子抓落实、一以贯之抓落实、逐条逐项抓落实,做到了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目前已形成了激励勇于担当作为、善于一抓到底的优秀干部,鞭策空喊口号、行动迟缓、落实不力的慵懒干部,打通了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干事创业的激情之火已在兴县大地成势燎原!
山西兴县县委书记刘世庆寄语:山西兴县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非比寻常,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获得的启示刻骨铭心。回望五年的实践,兴县深切体会到,做好兴县的工作,一是必须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必须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决摒弃资源依赖的思想,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推动转型发展。三是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四是必须要弘扬实干精神,始终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上,把功夫下在求实效上,敢于担当,苦干实干,善作善成。五是必须要凝聚起各方合力,上下同欲,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儿才能往一处使。六是必须要一以贯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决把主体责任不折不扣的落到实处,全面构建出良好的政治生态!(记者 席兆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