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雨过后,兴县阳湾则村外土山上500余亩枯萎的庄稼苗,渐渐泛出了绿。远远望去,一块块高低搭配的梯田上天蓝地绿,像一副山水画铺展在黑茶山脉上。
一场及时雨让李海悬着的心落了地。对搞了多年农业的李海来说,这是一次冒险,山上缺水,十年九旱,他却要赌一把,在山上租赁了500亩撂荒地,撒下农家肥、播下种子……
李海是兴县程家沟村合作社负责人,也是蔚汾镇程家沟村党支部副书记,是个懂政策、爱钻研,会种地的“新农人”。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农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留守的都是60岁以上老人,“谁来种地”成了摆在眼前的现实难题。
一直关心农村政策的李海,嗅觉到农村未来发展趋势,成立了程家沟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社员搞起了“土地托管”,农民投资,提供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合作社提供从耕到播、从种到收服务,当起了农民的“田保姆”,托管起全县5000亩土地,解决了谁来种地难题。
在“三农”一线工作,李海遇到了新情况,有的农民自己投资,让合作社提供种管服务,还有的农民不想投资,甚至有的投资不起,这种情况怎么办?李海一直思索着……
一次李海到交楼申乡阳湾则村收购农产品,看到村外山头上许多庄稼地里杂草丛生,无人打理。看着成片的耕地撂荒,甚是心疼。该村村民张继明道出由来,“我们都是60多岁的老人,山上干旱无水,道路狭窄机动车辆上不去,辛苦一年下来,每亩地投入五六百元,到秋收连成本都收不回,所以都不种地了。”
不能把耕地荒了,李海脑海中冒出最朴实的想法。村民不想投资,我来投资,老百姓轻松赚地租钱,种地风险由自己承担。
今年3月份程家庄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李海给农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劲头更足了。他跑到10公里外的阳湾则与村民们沟通租赁土地事宜。有这等好事?阳湾则村民都踊跃报名签了协议。
“原来撂荒的土地,现在也变现了。”阳湾则村66岁的张拖生很是高兴。儿女在县城都已成家,张拖生不愿到城里给孩子们增添负担,一直坚持种地,随着年龄的增长,种地感到力不从心,就将山上的20亩土地租给了程家庄种植专业合作社,自己找个清闲活儿,找了多家企业,都因年龄过大被拒。李海知道后又第一时间把他留到合作社,一天100元,做一些零活儿。
其实在李海的专业合作社,像张拖生这样的老人还有许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李海总是尽己所能帮助能帮的人。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我们每个党员都得担起自己的责任,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带领更多的群众走上幸福路,守住初心。”李海这样说道。
|